金年会

<
新闻资讯

跨越山川河流 遇见最美仁怀

2022-09-26作者:

仁怀,乃博爱、恩泽、积德之儒学理念作域名,含“布施仁爱之心,怀柔边远民众”之义。仁怀县名源于宋1109年,1121年降县为堡,越480年间无县建制。明平播后李化龙奏请朝廷始复仁怀县。一般称平播之前的仁怀为“宋仁怀”,之后的为“老仁怀”。清雍正八年(1730),仁怀县城从留元坝南迁,李博里三甲地宝峰寺,十一年(1732)建新县城于安罗里亭子坝。乾隆三年(1738)吏部批准,割仁怀里、河西里、土城里归遵义府同知管辖,后演变为仁怀直隶厅。赤水县分设后,仁怀称“新仁怀”。民国四年(1915)割赤水里、吼滩里、小溪里、丁山里设习水县,时称“现仁怀”。1965年11月25日,割永安桑木、回龙三个区十八个公社归习水县,剩下县域称“今仁怀”。至1995年,仁怀县更名仁怀市。


6379980825088223942589907.jpg



01


仁怀的山


云帱山


海拔1468.6米。登山极顶,北可望见大山保,南可望见四轮山。宋宁宗时(1195-1224),播州杨粲在山上设有烽火台,以传递边境军情。


山顶常有云雾笼罩,以祥云氤氲灵山之意得名。该山位于中枢街道火炉坎村、盐津街道河东村、坛厂街道回龙村交界。云帱山又名“翠帱山”。该山六岭上拥交汇构成主峰。主峰原建有庙宇,规模宏大,为遵义市域少有。相传,有观音像飞来,乡人求得之,因建此寺。每年二、六、九月的十九日,香客热闹,香火甚旺。民国时期,住庙和尚多达80余众,四方香客络绎不绝。1967年庙毁,遗址一侧建有电视差转台。2000年后社会集资复建庙宇。现为旅游景点,夏季热闹非常。


2.png


《仁怀县草志》载:“翠帱山,当夫惠风初岩,英云小点,岚光翠影,日披拂于几席间。又名云帱山。”《遵义府志》载:“云帱山雄。”清末拔贡张义超诗赞:“苍苍云帱镇城东,嶻嶪高标夕照红。天地大钟灵秀气,河山不改古今雄。群峰草木三春好,绝顶烟霞四季同。我试凭栏聊骋望,一壶浊酒泻临风。”现代诗人徐世玧先生《南柯子·过云帱山》云:“绝顶撑霄出,危途似绠盘。朝阳一撒野晖寒,俯看白云红树画秋山。身与诸天近,神游六合宽。乘风欲上斗牛间,倒泻银潢为雨润人寰”!


四仑山


  海拔1652.9米。宋宁宗时(1195-1224),播州杨粲在,山上设有烽火台,以传递边境军情。主峰在桅杆村内。因山顶为四个山峰构成得名。位于坛厂街道桅杆村与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域交界。 


徐世珩先生有《浪淘沙·秋过四仑山》赞:“岭路挂云涯,似带盘斜。霜林晴雾卷轻纱。山果缀红点点,飞绕寒鸦。崖畔有人家,松竹青遮。芦笙喜听韵清嘉。一客凌空飞杖过,踏破苍霞。”


白云山


海拔1632.2米。该山高耸入云之义而名。位于后山苗族布依族乡白云村与金沙县岩孔交界。


同治二年(1863),义军在山上建了寨,名“白云寨”。三年(1864)10月白号军攻打白云寨,苗族义军首领智战取胜,守住了营盘,留下了“岩孔过来十三弯,金鸡抬头木栏关,三斗三升弩牙子,八百花苗把后山”的传说。


03.png

 

徐世珩先生有《登白云山》赞:“造物何时造此峰,嶙咰万丈耸青空。未偕五岳腾高誉,总使千山拜下风。分岭远看萦鄨国,题诗尚惜失柴翁。我登绝顶生狂兴,欲向云边跨彩虹。”


芦竹山


海拔1681.4米。因山上盛产芦竹(方竹)得名。堪称怀山第一峰。主峰位于后山苗族布依族自治乡陇岗村,山体延至金沙县域。该山还产猕猴桃和天麻、泡参、黄莲、重楼(独脚莲)、鹿含草等中药材。


芦竹山曾是古战场。山上曾建过寨,《续遵义府志》载:“芦竹山寨,距(仁怀)县南六十里,与白云山对峙,耸拔秀丽,绵亘十余里,高如之,周围三四十里,四面险绝,竹树蒙密,同治初,号匪焦老五据数年”,同治二年匪据期间,曾更芦竹山名为“天台山”。


同治二年(1863),遵义守团总唐春,仁怀团总蒲正相、蔡永清反攻仁怀,传王带大军退走冠英场、五马口,到黔西、新场、平坝。传王本想西进,但路上阻敌太多,于是在焦老五、彭大桶桶、何二麻子等人的建议下,在山上建立营寨。鸠工上千,从邱家坟至芦竹山峰,长达7千米,以“蚂上树”式的办法运送建材修建芦竹山主营寨,同时修建罗家坝、康家箐、白云寨、营上等多处子营寨。同治五年(1866)10月下旬,刘岳昭召集总兵宋华美、提督谢景春、副将邹复胜等部清军数万,于28日攻破芦竹山大营及子营。29日攻破营前石垒。30日遍布疑兵,断大营用水,四路伏兵,二更擂鼓总攻,枪炮齐鸣,四山放火。号军伤亡很大,夺路突围。号军焦老五率余部走大定,谭继虞率余部走小湾、九仓。清廷诏谕“严令普剿,以绝根株”。此后,芦竹山四周百里,几绝人迹。


02


河流


观音寺河


观音寺河古名“大溪”,后因河流中下游河岸建有观音寺庙,以庙更名“观音寺河”。该河源于播州区(原遵义县)境,于仁怀市喜头镇共和村金竹园始为仁怀与播州区的界河。该河由西南往东北,沿仁怀市边界流经喜头、学孔、高坪三镇的共和、米江、上寨、桃子坪、林河、水堰、龙源7村,于龙源村的茅滩(岔水)汇入桐梓河。界河段长约28千米,流域面积约185平方千米。河宽28到51米,均宽39米。常年水深0.5至1.0米,均深0.7米。常年秒流量6.48立方米。下游河段因圆满观电站水库回流近10千米。


4.png

九仓河


河流经九仓镇境得名。源于后山苗族布依族乡田新村田坝寨组的岩湾。岩湾至青菜河水库段称“田坝河”;称青菜河水库下至九仓镇三涨水村二坉岩段称“青菜河”;三涨水二坉岩至小湾村称“长堰河”;小湾村至龙井镇复兴村的兰家田段称“九仓河”;复兴村兰家田至立英村纳坡渡段称“濮子河”。濮子河名为该地古代濮人居住时的称谓。该河从后山乡田兴村发源起,流经九仓镇、龙井镇1乡2镇的田兴村、三涨水村、小湾村、杜包村、仁和村、九仓社区、小水村、复兴村、立英村,8村1社区,于立英村纳坡渡汇入赤水河。主河道长约42千米,市内流域面积183平方千米。常年秒流量3.14立方米。山背后以下河段,河床宽7到19米,均宽15米,常年水均深0.2米。


05.png


五马河


该河因东水住西流,古称水西河,又因中游河段流经五马,得名五马河。其中:井坝至杨村河段称井坝河。云安一段称云安河。云安至五马一段,《续遵义府志》称吴马口河。三元一段古称照渡河,天生桥以下称沙坝河。该河源于长岗镇井坝村的出水溶洞,流经长岗镇的堰头、茶花村,五马镇的鱼孔、协农、龙里村、五马街道社区、三元村,茅坝镇的二合、雄丰、岗家村,鲁班街道的星河村,3镇1街道的11村1社区,于天生桥注入沙坝河。主流长39.3千米,流域面积385平方千米。常年秒流量4.98立方米。鱼孔村高寨以下河段,河床宽15至44米,均宽24米。常年水深0.2到0.6米,均深0.3米。


6.png


五马河干流流域历史上小作坊造纸业曾经很发达,流域早就有很多舀火纸的小作坊生产火纸供民间使用。清道光年间(1821-1580),朱怀顺去金沙西安寨瓮花水学皮纸舀纸术回家后,在五马河边上凉水井开设了舀白皮纸的纸槽。后又有四川古蔺数十户人家迁来沙坡、岩头上、三元洞等地设槽舀纸,极大地推动了五马河流域造纸业的繁荣,成了五马河流域居民的支柱产业。至新中国成立后1990年代,在治理赤水河茅台酒生产区上游流域环保中,全部取缔了五马河流域的大小纸生产作坊。


东门河


 河流经过原仁怀县城东门前深谷得名。古称“亹溪”。


东门河由三沟汇成起点:一沟名茅坝沟,源于苍龙街道石抗坝村的老木垭。老木垭至石抗坝称山羊沟,石抗坝至锣锅坎称后水沟,锣锅坎至苍头坝称茅坝沟,尔后注入岩栈口。二沟名建村沟,源于中元村香草坪,流经小滥至仓头坝汇入茅坝沟。三沟名猴子沟,源于中元村大沟,流经坛厂街道楠木村李王田、中枢街道火炉坎村,注入岩栈口。该河从岩栈口起,流经苍龙街道龙井社区、中枢街道城北社区、东门社区、鹿鸣社区、火炉坎村,盐津街道城南社区、杨堡坝社区、河东村,3街道6社区2村,至两岔河段,总称东门河。


清末拔贡张义超有《亹溪鱼跳》诗赞其景:“山行曲折到溪滨,潭有桃花跃赤鳞。误认龙门空点额,一烧鲤尾岂依人。天机活泼原如是,化育流行此最真。豪上观时同足乐,惠庄如在愿为邻。”


鱼鳅河


鱼鳅河,该河源于鲁班街道朱家沟,流经黄家田段称“鱼溪河”,徐世珩先生《挽刘灿珩医师联》中有“鱼溪”之言“本儒士而作良医,结屋隐斯村,洗药香涵鱼溪水;叹故人兮归大暮,招魂向何处,伤心泪洒鹿鸣山。”后四中罗文老师改“鱼溪”为“玉溪”。黄家田至茅草坪段称“李村沟”。茅草坪段至两岔河段称“鱼鳅河”。社会习惯将全河流称鱼鳅河。该河流经鲁班、坛厂、盐津三个街道的陶家寨社区、黄家田社区、冠英社区、生界社区、怀阳社区、关田村、河东村,5社区2村。


盐津河


因上游河段岸边一含微量盐的温泉注入河流得名。明清时称“盐井河”,后更名“盐津河”。


7.jpg


该河源于东门河与鱼鳅河两河交汇之处,流经鲁班街道的生界社区、盐津街道的梅子坳村、茅台镇的太坪村,两街道一镇的1社区2村,于小河口汇入赤水河。常年秒流量4.35立方米。


两河交汇处20世纪60年代建了一电站,名“盐津河电站”,装机5200千瓦。20世纪70年代末扩建,后废。

 
五岔


河流中游流经大坝镇五岔坝(今五岔村)得名。该河源于高坪镇银水村的一碗井大山下月亮坝,由南往北折西,流经高大坪镇的银水村、青峰村、高坪街道社区,大坝镇的新田村、大坝街道社区、五岔村,三合镇的两岔村,茅台镇的卢荣坝村、罗村村,4镇7村2社区,于罗村村汇入赤水河。主河流长约29.1千米,流域面积107平方千米。常年秒流量1.58立方米。源流处建有银水水库。



03


峡谷



吴公岩峡谷


位于美酒河镇西与四川省古蔺县交界的赤水河段。为仁怀北部边陲第一大峡谷。


8.jpg


岩上有镌有一“张广泗德惠碑”,距地10米,全碑高1.8米,楷书阴刻176字。此碑系曾参与乾隆年间开修茅台河道的长寨千总刘太岳,于乾隆十一年(1746)4月刊刻。碑文记载了四川总督张广泗开修河道的经过,参与治河的负责人员,以及他所承修的牙新滩、大小火镇、蚂蟥滩等。


郑珍有《吴公岭》诗云:“著箯吴公岭,侧目吴公岩。飞狮落九天,脚插赤水隈。奔湍撼不动,怒声天地回。水怒石益静,万古苍嵬嵬。蜀盐走贵州,秦商聚茅台。牵舟至狼滩,龙滩近可挨。限此十里石,磨牙竞罴豺。两岸壁削成,自古白不苔。越山三十里,驮负费其财。当年吴登举,力欲运道开。凿至此崖下,下手即风雷。愤极仰天死,至今祠水涯。谈者为其叹,民劳天实灾。焉知彼苍仁,正为斯民哀。三代并法废,大利归贾魁。肥痴享厚息,锦绣挥舆佁。生人十而久,无田可耕栽。力恶不出身,今力致无阶。每每好身手,饿僵还裸埋。试令去此险,一饯谁乞哉!拔彼一牛毛,活我万叟孩。天心曲调济,人苦夸薪锤。日出晓凉断,炎风吹回来。坐饱万山顶,茫茫感中怀。”

  • 金年会

  • 金年会研究会

版权所有:金年会          地址:贵州省仁怀市名酒大楼   备案号:冀ICP备14002622号-1
      
  • XML 地图